贯彻“三严三实”精神 践行“忠诚、干净、担当”
院长陈剑旄作“三严三实”专题教育党课讲座
陈院长在讲座中结合自身学习体会,就“‘三严三实’的整体理解、‘三严三实’的具体把握以及‘三严三实’在我院的具体落实”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刻而又生动的阐述。他要求,贯彻“三严三实”精神,要准确把握“三严三实”的深刻内涵与逻辑关系,做到内化于心,外化于行,人人争做“忠诚、干净、担当”的好干部、好教师,深入推进学院“教风、学风与作风”建设。
陈院长分别从“全党、学院、个人”三个层面对“三严三实”的整体理解作了别开生面的阐释,进一步深化了大家对“三严三实”的理解与认同。陈院长指出,从全党层面来看,就是要抓住“从严治党、以严促实、新常态、群众路线、关键少数”这五个关键词,进一步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,坚持“严”的标准、筑牢“实”的根基,构建“严”起来加“实”起来的新常态;从学院层面来看,“三严三实”是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学校工作的重要遵循,是分析问题的标尺与解决问题的突破口,是新一轮科学发展的契机与干事创业的方法论和准则。
陈院长从哲学、中国传统文化两个方面阐述其个人对“三严三实”的拓展理解。一是哲学角度:“三严”与“三实”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,“三严”是内在的修养,指向是主观世界的改造。“三实”是行为取向,指向是客观世界的改造;“三严”与“三实”是从严约束与开拓进取的有机统一,要把讲诚信、懂规矩、守纪律与抓改革、搞创新、提效率统一到改进作风、做好工作的全过程;“三严”与“三实”是内在自觉和外在管理的有机统一,做到“三严三实”,要使外因和内因共同起作用,要形成增强自我党性修养锻炼与接收组织教育管理的两个自觉,从而达到修身、用权、律己和谋事、创业、做人相统一的新境界。二是中国传统文化角度。“三严三实”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,具有中国气息和中国气派,是对源远流长、影响深广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。他指出,从古至今,中华民族就强调做官先做人,从政德为先。既有“君子为政之道,以修身为本”,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”,“公生明,廉生威”一类的官箴,也有“当官不为民做主,不如回家卖红薯”这样精炼质朴的民谣,可见,“三严三实”既是传统美德,也是做人从政最基本的标准。
就“三严三实”的具体把握的问题,陈院长指出,“三严三实”是立身之本、为政之道、成事之要,是作为党的领导干部为人为政的根本原则、守则、准则。讲座引用正面的典型事例和反面的危害教训,对我院领导干部如何贯彻“三严三实”精神提出了具体要求。他指出,“严以修身”要做好“信仰、道德、境界”三修,就是要修好共产主义的信仰之修,修好道德模范、示范的道德之修,修好“功成不必在我,守正方能致远”的境界之修。“严以用权”要铭记“公权不私,谋私即盗;规矩用权,不可任性;勤政有为,不为如贪”三点,“大道至公,用权务必为民”,“大道至简,有权不可任性”,“为官避事平生耻”,权力是组织的信任、人民的赋予,要做到坚持公正用权、依法用权、廉洁用权、勤政用权。“严以律己”要做到三律,就是要求我们要坚守法律之律、纪律之律和心律之律。“谋事要实”要把握“三符”,就是要在工作中把握符合实际情况、符合客观规律和符合科学精神的原则。“创业要实”追求“三要”,就是要追求创业要惠民,让群众有获得感;追求创业要实绩,力戒形式与虚华;追求创业要谋远,“功成不必在我”创大业。“做人要实”要恪守“三实”,就是要恪守为人要老实、工作要踏实和守道要笃实。
就如何贯彻落实“三严三实”的精神和要求,陈院长指出,要切实推动“三严三实”落地生根开花,一需要正确的心态,二需要有力的措施。正确的心态就是要有“主动心态抓学习、务实心态干工作、忠诚心态讲奉献、进取心态创业绩、敬畏心态守规矩和律己心态树形象”;有力的措施就是要“强化理论武装、把握根本任务、完善发展机制、强化落实执行、坚持问题导向、推行上行下效、突出长远谋划和抓好当前工作”等方面的具体举措。
陈院长强调,当前是我院“三并”转型科学发展的关键阶段,是我院全面冲击“十二五”发展目标和科学谋划“十三五”发展目标的关键阶段,全院党员干部必须始终突出“严”字当头、“实”字着力,以发展学院事业、造福师生为己任,在真抓实干中建功立业。
(党政办 刘旺)
(责任编辑 戴晓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