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历数十载风雨,见证发展轨迹
我院举办校史文化专题讲座
贺绪松调研员把我院发展历史分为四个阶段,第一阶段:70年代末创建阶段的艰辛。学院发展初期,各方面条件艰苦,特别是当时的生活用水方面,仅仅靠两口井,供应不求。交通不便,出城也只能依靠一趟长途客车。虽然条件很差,但反而团结了师生,锻炼了毅力。第二阶段:80年代初徘徊阶段的困惑。那时候学校建立了图书馆、学生宿舍、教工宿舍、教学楼,教学基础设施得到初步建成,但还是面临着农学专业学生难招的困惑,广大教职员工并没有放弃将学校继续办下去的决心,而是为了扩宽专业,培养更多的人才,干部教师纷纷到基层调查研究,开办了生物教育专业给学院带来了生机。第三阶段:90年代成长阶段的探索。学院在1987年改办为湖南林业专科学校,自此进入了以林业为主导,首批开办专业为林学,园林,森林保护,林业经济管理四个专业。
他为同学重点讲述第四阶段,即学院发展阶段的辉煌。从2000-2006年,学校就一改往昔旧容,贺绪松调研员用四句话概括了当时的情景,“远看像公园,近看像花园,细看是校园,感觉像家园。”2000年新世纪新一届的学院领导班子,提出五年内要把学院建设为“规模适度,多科并举,特色突出,环境优雅”的奋斗目标,并实施了六大工程。尤其是2006年新班子上任后,面临着学院各种层出不穷的问题,果断决策提出由外延规模扩张向内涵质量提升的科学发展思路,明确了“人才强校,专业兴校,质量立校,勤俭持校,特色名校”的办学理念。2012年学院提出了“内涵与外延并行,发展与民生并重,层次与特色并举”的“三并”转型科学的新战略、新思路。近十年来,学院在招生就业、人才培养、民生福祉、校园文化、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巨大进展,办学影响力日益增强,被社会广泛誉为“生态湘军的摇篮”与“湘南医卫的黄埔”。
学生处副处长陈运喜介绍,贺绪松调研员是建校以来首届校友,在校工作近四十余年,见证着学院发展的建设历程,他的回顾与分享将湘环的历史和文化精神传递给每一位新同学,以期同学铭记历史,传承担当,感恩母校。
(院报实习记者 廖艳
(责任编辑 戴晓斌)